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按照这种相对论,对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在此意义上,以一命题表述:人是万物的尺度。5简述德谟克利特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论述。原子论的宇宙是机械论的、决定论的,任何事情都有原因,而原
6
f因必然产生结果,基此,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与碰撞和运动等同起来,这样碰撞和运动便取代了传统上归之于必然性的决定力量,而这种决定力量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神圣之力。于是,没有什么是纯粹的碰巧发生,不可能有偶然的事件。在偶然性上,德谟克利特把最初的一切宇宙漩涡的形成归因于偶然性。宇宙形成论的原子运动也是随意的。偶然性不是任何事物的原因,对特殊类型的事物和个别事件的解释是由如下原则支配的:不存在偶然的事件,但也无法给出对根本的宇宙过程本身的解释。6简述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与自然观向吻合。按照他的自然观,一切都遵循必然性而发生,遵照必然性的生活才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他称之为幸福,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幸福,下面是他的一些建议:照顾好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人的善恶秉性所在,追求灵魂才是神圣的目标。追求智慧,因为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智慧使人善于思想,善于说活,善于行动。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要做超越自己的事情,只关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过节制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多的财富,把精力放在幸福必须的事情上面。做正义和合法的事情,这样才能无所畏惧,无忧无虑,不要内心的谴责。不过,知错而改悔的人能重新获得愉快,这等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7简述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这一命题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这条原则的意义有三:(1)知识的确定性。苏格拉底相信,只有通过定义表达的德性才是普遍的知识,反之,为不能够上升为定义的个人意见,“德性就是知识”为知识规定了一个可靠的标准,这就是善。(2)真理的实践性。指真正知识有这样的动能;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没有知识,便没有德性。知识是德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3)道德的可教性。“德性就是知识”的一个推论是:德性是可以传授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可授性。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只是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