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2、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f3、组织好各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有具体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在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讲究练习形式。(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3)多进行口头练习。4、要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要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会产生较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五、课时安排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5660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应用自己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在生活实际中活用数学知识。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