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二)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要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协调开展社会教育。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结合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矫正、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范,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社会公民。
七、保障措施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覆盖面大,涉及面广,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这项工作,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
成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f组长:史晓华
副组长:李培新刘长恩宋传宁
领导小组成员:德育、体卫艺、教务、教研、后勤、团队各负责人;各年级组长、科组长、班主任。
德育处为我校习惯养成教育的常设管理部门,负责本项工作的实施、检查、评价、总结。
(二)广泛宣传,认真学习。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积极宣传发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共识,提高认识,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转变为广大师生、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1、李副校长在全体教工会上作动员报告。2、年级组长面对家长和学生作两个动员报告。3、各年级组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本方案,认识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了解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渠道。确定本年级组、各班的养成教育内容、方法和步骤,进行实施。
4、各科组长组织科组教师认真学习本方案,了解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渠道,确定本科组的学习习惯内容、方法和步骤。
5、后勤处组织后勤人员学习,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服务育人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自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