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为主动,再从主动转化为自动。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文明行为的要求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区别对待,注意衔接,既保持层次性又保持连续性。
五、总体安排
(一)2017年上半年工作安排:在德育处协调下,各年级组、各科组安排某方面(品行、生活、学习)两三个具体习惯进行矫正养成。
(二)今后每学期都根据本校本年级组实际情况,各方面都安排两三个具体习惯进行矫正养成。
六、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步骤
f我们总结了养成教育的七个步骤,并严格按步骤进行。实践证明,“七步骤”是科学合理的,是富有成效的。
1、认识习惯的重要要让学生认识到文明行为习惯对社会发展、对人生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达到此目的,要由近及远地用具体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一方面从学生的身边着手,从学生看得见的事例说起;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人生进步的更高要求来挑选事例教育引导学生。2、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涉及到某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时,要与学生讨论制定适当的,可行的行为规范,这个讨论的过程其实既是教育过程,又是认识过程;“适当”指社会要求与集体已有行为程度相结合,循序渐进,切忌追求完善,要求过高。3、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帮助个体制定可行性计划必须通过观察和调查充分了解所有个体的行为程度,结合各个体的性格差异,认知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各个体制定可行的计划。4、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榜样教育要形象感人,要由近及远。5、生动活泼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整体性原则,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切忌把养成教育当成技能的培训。6、以激励和评价为助推器此过程要注意综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切忌教师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孤芳自赏,闭门造车。7、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此过程要充分运用反复性原则。
f七、实施途径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力军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科教育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广大团员和少先队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