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李艳华摘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它不仅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创新意识、耐心毅力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活动,教师对不同幼儿的行为指导应有所区别。首先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了解幼儿的困难。其次,教师的出现与介入需要一定的艺术性,适时的出现、恰当的指导推进幼儿的游戏水平的发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主题经验等。让以孩子为主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中,体现更大的价值。关键词:区域活动观察方法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是孩子通过操作、摆弄材料来感知和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因而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集体教育中的显性的主导地位退至适当引导点拨的隐形地位。教师的指导策略则是通过投放材料、观察了解孩子、恰当指导、适当评价等环节来实现教育目标。一、材料投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融合。为了使区域活动能真正适合幼儿发展的需求,应注重各活动区的材料与主题活动内容达成一致性。随着主题活动的交替开展,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在此期间围绕主题活动对区域游戏活动的环
f境进行创设,以及材料的合理投放。并根据不同主题的进程及时而有目的的调整、补充、变化区域中的材料。让幼儿在科学、合理、有效的区角活动中,大胆操作、大胆探索,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如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我们与幼儿一起搜集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动物玩具,布置动物世界展示台;布置动物饲养角,更好地让幼儿观察了解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美工区让幼儿制作些小瓢虫、野斑马及蛋壳小老虎,然后以悬挂的方式布置立体空间;收集各种关于动物的图书,放在语言区一起分享。区角活动浓烈的动物世界的情景,给孩子以强烈的感染,使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因而材料是幼儿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材料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教育因素。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教师投放的材料只有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才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大班区域活动“扬州的桥”中,提供了易拉罐、牙膏盒、吸管等,因为大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操作材料以具有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的方式呈现。材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