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绪论教育与教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西方教育一词来源于deucare,本意是“引出、导出”,对人实和引导。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美国教育村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无论东西方,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活动。二、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广义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明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狭义教育的特点: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第三,它是在受过专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教育有时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此时“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最基本、一般的问题,诸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这一时期,教育学都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主要教育家、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
f(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圣人”,主要贡献:其一,他晚年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其二,他开创了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