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3)Pa直线段之间的水平间距相等。2、相关图的应用P~Pa~R相关图作好后,就可以根据降雨过程及降雨开始时的Pa在图上求出净雨过程。如图319所示。
f图319降雨径流相关法推求净雨过程示意图有一场两个时段的降雨,第一时段雨量为P1,第二时段雨量为P2,降雨开始时Pa为80mm,在图319Pa80mm的线上由P1查得产流量为R1,再由P1P2查得产流量为R1R2,则第二时段净雨R2(R1R2)R1。对于多时段降雨过程,依此类推就可求出净雨过程,即产流量过程。若降雨开始时Pa不在等值线上,可用内插方法查算。二、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蓄满产流以满足包气带缺水量为产流的控制条件,包气带缺水量可根据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和降雨起始土壤含水量确定。图317中已明确当W0W时PE所产生的径流量为图中浅绿色填充面积,本节的任务是在本章第二节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流量的定量计算。为此需先解决以下问题:◆确定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线型;◆计算W0对应的纵坐标A;◆蒸散发计算。1、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线型
(310)式中:W′mm为流域最大点蓄水容量;B为蓄水容量曲线的指数,反映流域中蓄水容量的不均匀性。根据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定义,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为流域蓄水容量WM,即:
f由图317中可知:
2、计算W0对应的纵标A
(311)
W0W时降雨~径流关系示意图
(312)降雨开始时,图中a点左边的αa面积上已经蓄满,a点右边未蓄满,1αa面积上的初始蓄水量为A。3、蒸散发计算由本章第二节知,在降雨期,降雨扣除蒸发后才能参与产流计算;在无雨期,蒸发消耗了土壤中的含水量,影响了降雨开始时的土壤含水量,从而也影响产流量,可见蒸散发计算对产流计算的重要性。常用的蒸发模型有三种:a一层模型一层模型假定流域蒸散发量与流域蒸散发能力和流域蓄水量呈正比。计算公式如下:式中:EΔt、EMΔtΔt时段内流域的蒸散发量与蒸散发能力;
fWM、Wt流域蓄水容量和时段初流域蓄水量。一层模型虽然简单,但没有考虑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中的分布情况。如久旱之后下小雨,Wt很小,算出的EΔt很小,但由于雨实际上分布在表面上,很容易蒸发。所以一层蒸发模型计算的蒸发量比实际的偏小。b二层模型二层蒸发模型把流域蓄水容量WM分为上下二层,WUM和WLM,WMWUMWLM。实际蓄水量相应分为上下二层,WUt和WLt,WtWUtWLt。实际蒸发量也相应分为上下二层,EUΔt和ELΔt,EΔtEUΔtELΔt。并假定:下雨时,先补充上层缺水量,满足上层后再补充下层。蒸散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