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曲线
ΣωiPi
在某种历时的等雨量线图上,最大平均雨深与面积的关系曲线称为面积~深度曲
线。
对一场降雨分不同历时作面积~深度曲线,并绘于同一图上,称为时间~面积~
深度曲线。
二、径流量计算
1、流量过程的分割
观测到的次洪流量过程包括:本次洪水形成的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前期
洪水尚未退尽的水量及非本次降雨补给的深层地下径流,如果该次洪水尚未退完又遇
降雨时,还会有后期洪水混入。如图37所示:
f图37实测流量过程示意图(曲线下方数字为洪号)流量过程的分割有两项工作:一是将非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分割出去,求出本次洪水的径流总量。二是由于不同水源的水流运动规律不同,所以还需将本次洪水径流总量划分为不同的水源,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一般将地面径流和壤中流合并为直接径流,通常仍称为地面径流,所以最终将径流总量划分成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流量过程分割的依据是地下水退水曲线。a、地下水退水曲线的推求绘制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具体步骤如下:●以相同的比例尺,在方格纸上绘出各场洪水的退水流量过程线;●用一张透明纸描绘出最低的退水过程线;●将此曲线移到另一场洪水的次低的退水段,在保持时间坐标重合的条件下左右移动透明纸,使方格纸上的退水过程线在后部与透明纸上的退水过程线相重合,并把它也描绘在透明纸上;如此逐一描绘各场洪水的退水流量过程线,最后作光滑下包线,就构成Qg~t线。描述地下水退水规律的方程:
(31)
f式中:Qtt时刻流量;Q0t0时的流量;Kg地下水退水参数,具有时间因次。
确定Kg的方法:(1)在Qg~t曲线上每隔Δt摘取一个流量值,任意两个相邻的流量按式(32)即可算出Kg,取平均值作为该流域的Kg。由可知:数,所以若绘出l
Qt~t图,则所定直线的斜率1Kg,从而定出Kg。b次洪划分当洪水的起涨流量小于后继洪水的起涨流量时,用流域退水曲线将退水过程延长到与起涨流量相等。如图39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
图39次洪径流深计算示意图用矩形法求面积,则次洪径流量R0的计算公式为:c水源划分不同径流成分(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汇流速度不同,划分水源便于对它们分别进行汇流计算。最常用的是斜线分割法。首先在退水曲线上找到直接径流的终止点;将起涨点A与直接径流终止点B直线相连,AB线以上为直接径流Ws,以下为地下径流Wg,其地面径流深Rs、地下径流深Rg只要分别除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