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教学应用
20110407101755作者:李志刚张超
摘要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作用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虚拟现实;教育技术;教学应用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超过7200万,创历届世博会参观人数之最,而同时推出的上海世博会的网上展馆,则创出了28亿次的点击访问量。网上世博会和电影《阿凡达》让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了巨大的吸引力,正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罗伯特路易斯RobertLouise所说“它的作用远不只展示和娱乐”,虚拟现实技术的触角已经渗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虚拟现实技术简述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
f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多感知性(MultiSe
sory)、交互性(I
teractivity)、浸没感(Immersio
)和构想性(Imagi
atio
)四个重要特征。
所谓多感知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例如,用户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拟环境中虚拟的物体,这时手有握着东西的感觉,并可以感觉物体的重量,视野中被抓的物体也能立刻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
浸没感又称临场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使用户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创建的三维虚拟环境中,该环境中的一切看上去是真的,听上去是真的,动起来是真的,甚至闻起来、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