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姜风华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园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区特色文化、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益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从而促进每位儿童的全面、个性发展。基础教育改革赋予了幼儿教师园本课程开发的权利,但是幼儿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专业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通过对A区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等方式,从园本课程的特征;幼儿教师个人因素;幼儿园文化;园外支持等方面了解制约幼儿教师在参与园本课程开发中专业发展的因素。关键词:幼儿教师;园本课程开发;参与主体;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在国际课程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行列。于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儿童的适应性,实现了课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赋予了幼儿园、幼儿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赋予了幼儿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形成了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与学校、教师等广泛参与、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赋予幼儿教师园本课程开发的权利,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以幼儿园为场域主动介入课程开发的策略,同时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动力与空间,促进幼儿教师与园本课程共同成长。在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活动中,有哪些因素制约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呢?一、园本课程的特征富兰(Fulla
)曾指出,一项变革方案要成功实施,需要该方案满足以下条件:变革具有必要性;改革方案内容的清晰性,变革规模和复杂性要适中;变革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园本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自身的特征。在课程观念上,园本课程是动态、开放的改变了以往静止、封闭的课程,课程随着幼儿、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在课程内容上,园本课程不是简单的按照统一的教材内容有计划的、有步骤地进行,而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幼儿园的资源、社区的资源中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的内容;在组织实施上,由于园本课程关注每位幼儿的完整发展,侧重与每一位幼儿的交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发挥,所以园本课程是交流合作而非灌输、是创造而非传递。在课程管理上,打破了自上而下的传统课程模式,园本课程是由课程专家、幼儿教师、家长、幼儿等共同决策、共同参与开发的,赋予了幼儿教师课程的决策权、开发权。如果问我愿意不,我是愿意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