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经济法最早产生于(B)。P3A、美国B、德国C、俄国D、东欧2、下列选项中,关于经济协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B)。P8A、是横向经济关系中最广泛、最基本的一类B、参与主体在交往中也可能会发生组织的合并关系C、是指各组织之间进行生产协作、业务往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D、西部大开放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就属于这种关系3、经济法是社会法,它以(A)为最高准则。P14A、社会整体利益B、社会个体利益C、企业利益D、政府利益4、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标志之一是(C)。P15A、经济法的地位B、经济法的本质C、经济法的基本原则D、经济法的渊源5、在我国下列经济法的渊源中,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是(C)。P17A、规章B、单行条例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条例6、经济法的体系是指(D)。P18A、经济法律关系B、经济法概论体系C、经济法律体系和经济概论体系的总和D、把各种经济法按一定标准和序列,分层次、分系统排列组合成的统一体7、经济法的主体资格可以通过(B)方式取得。A、行政计划B、授权C、援助D、继承8、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规范调整(A)的必然结果。P22A、经济关系B、法律关系C、民事关系D、行政关系9、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是(A)。P23A、主体B、客体C、内容D、行为10、经济法主体体系中最基本,存在最广泛的一类是(B)。P25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C、内部组织D、个人11、关于经济法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P26A、具有独立地位、利益和职能的内部组织均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B、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不再具有行政性质C、国家机关的地位与传统民法中的地位并无实质差异D、个人不当然成为经济法主体12、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具有自己或者不为和要求他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D)。P27A、责任B、要求C、资格D、权利13、由非所有者行使的经济权利是(C)。P29A、经济管理权B、经济职权C、经济债权D、工业产权14、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B)。P33A、法律规范B、法律事实C、法律主体D、法律客观15、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事实的事件范围的是(D)。A、签订合同B、擅自发行股票C、经济管理行为D、战争16、甲乙签订了一份修理设备的合同,该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D)。A、乙方B、甲方C、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D、乙方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P3031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