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16张林同学读书十遍刚好能够背诵下来,按照记忆理论研究成果,他需要再读5遍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答案】A【解析】适当的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使得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一般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最佳,其效应也最大。因此,学习15遍效果最佳,还需要在学5遍。17康康的妈妈答应康康,只要他这学期末能考进班里前10名,就给他梦寐以求的汽车
f模型,为此康康的学习比平时努力多了。这里康康的学习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答案】B【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或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18教育中十分强调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答案】B【解析】因材施教指的是因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选择不同的内容。但是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致。19每个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含有健康或不健康的元素。【答案】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经历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发展危机和发展任务。20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因此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能达成预期目标。【答案】B【解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个体内部和来自环境的。除了调整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还有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等。2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通过遗传获得的一些本能反射行为,如吮吸反射,属于儿童的最初图式。【答案】A【解析】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所带来的一种本能反射行为,如吸吮反射。22教育法和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教育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所以,教育法和教育法律规范不能混为一谈,其含义有本质上的不同。23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答案】A【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说明学校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承担一定的监护职责。24教师进行学习提升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答案】A【解析】教师职业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