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测风数据等。922观测原始数据的存储格式和内容由厂家提供,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定。923基础数据文件由观测原始数据转换成气象要素值,并与测站基本参数、基值测定和瞬间地面气象要素值一并存储生成。其内容与格式见附件B。93数据质量控制931自动质量控制根据压、温、湿等曲线的正常趋势,剔除明显错误值,并对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进行平滑。932人工质量控制操作员应实时监控观测数据,通过历史数据资料库和数据的变化趋势等对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启动人工质量控制模块,删除明显错误值。94观测系统测量误差订正观测系统的测量误差必须进行订正,订正方法由厂家提供,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定。95使用定向天线(雷达)进行测风时,考虑到测站四周观测环境对低仰角记录造成的影响,对可信度差的测风数据应进行剔除处理。96计算项目及公式见附件A。97计算规定层输出数据(内容、格式见附件B)971规定等压面
2
f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规定等压面为:地面,1000,925,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40,30,20,15,10,7,5,3,2,1hPa。计算规定等压面的时间、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露点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向、风速和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数据等。当某规定等压面在测站海拔高度以下时,不进行计算。972选取对流层顶按以下顺序和条件选择第一(极地类)、第二(热带、副热带类)对流层顶:A第一对流层顶(气压小于等于500hPa至气压大于150hPa之间选取):温度垂直递减率≤2℃km气层的最低高度,若此高度以上2km(可跨越150hPa)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此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也都≤2℃km,则此最低高度应选为第一对流层顶。第一对流层顶只能有一个,如有几个气层都符合第一对流层顶条件,则选取高度最低的一个。B第二对流层顶(气压小于等于150hPa至气压大于40hPa之间选取):情况一:如果不存在第一对流层顶:温度垂直递减率≤2℃km气层的最低高度,若此高度以上2km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此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也都≤2℃km,则此最低高度应选为第二对流层顶。情况二:如果存在第一对流层顶: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上存在一个厚度至少达1km、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3℃km的气层,在该气层以上又出现温度垂直递减率≤2℃km的最低高度,假如此高度以上2km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此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也都≤2℃km,则此最低高度也应选为第二对流层顶。第二对流层顶也只能有一个如有几个气层都符合对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