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交换,也同样会产生死腔效应。生理无效腔(deadspaceve
tilatio
VD
是解剖无效腔加肺泡无效腔。正常情况下因通气血流比值正常,生理无效腔基本等于解剖无效腔。
VAVTVD×RRVT×1VDVT×RR
1通气功能的判定通常根据FVC、MVV的测定,并结合通气储备百分比、气速指数,对通气
功能作出初步判断。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肺功能不全分级
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阻塞性
限制性
混合型
FEV1FVC
Nor
MVV
orN
VC
Nor
气速指数
10
10
10
RV
Nor
不定
TLC
Nor
不定
2阻塞性肺气肿的判断
RVTLC平均肺泡氮浓度(%)
正常
≤35
247
轻度肺气肿
3645
443
中度肺气肿
4655
615
重度肺气肿
≥56
840
3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判断及药物疗效的判断
当肺功能测定有FEV10FVC降低或根据临床表现疑有气道阻塞表现时,可选择测
定:
(1)通气改善率;(2)最大呼气流量。通气改善率支气管舒张可逆试验
给病人吸入沙丁胺醇02mg后15-20分钟,重测FEV10与FEV10FVC
4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波动率用微型峰流速仪每日清晨及下午测PEF,连续测一周后计算:
5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即是用某种刺激使支
气管平滑肌收缩,通过肺功能测定判断由此所致支气管狭窄程度,以判断气道反应性。常用药物有组胺和醋甲胆碱。
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查
GasExcha
geFu
ctio
Test
外呼吸进入肺泡的氧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血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弥散排到肺泡,这个过程称为“换气”,称为“内呼吸”。肺有效的气体交换与通气量、血流量、吸入气体在肺内分布状况、血流状态、通气血流二者的比值以及气体的弥散有密切关系。(一)气体分布方法:将吸入纯氧后测定呼出气中的氮浓度作为判断指标。判断指标以呼气至750~1250ml的瞬间氮浓度差为准,正常<15。意义:导致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因素是不均匀的气流阻力(支气管痉挛、受压)和顺应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气肿、肺淤血、肺水肿和胸腔积液)。
(二)通气血流比值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Ve
tilatio
Perfusio
RatioVQ)有效的肺泡气体交换不仅要求有足够肺泡通气量和吸入
气在全肺的均匀分布,且需要充分的血流量相匹配。正常肺泡通气量约4L分,肺血流量约5L分,二者比例为08(VQ08),换气效率最佳。
病理情况下,局部血流障碍时,进入肺泡的气体,没有充足血流与之交换致使无效腔气增加(VQ>08);反之局部气道阻塞,部分血流无通气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