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学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610来验算,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61016来验算。经过训练,学生便可知道用加法验算减法、用减法验算加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用除法验算乘法了。
5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学生。如问:3个5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或5x315。教师又问:3个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x5x5125。紧接着问:3与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3x515,或5x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6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7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
f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牛系统思维能力。如:12345678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00。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的最接近数,即89比100仅少11。第二个层次:找11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第三个层次:解决多1的问题。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
8类比型
低中年应用题中经常出现“松树比杨树少15棵”类型的题目,学生对其中的“相比较的两个量谁多谁少?”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杨树少,松树多”,尽管教师多次提醒学生要认真看清题目,但学生还是“不听话”,其实学生对这句话没有理解。我们可以用类比法进行引导,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