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怎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本文主要从以下八种类型来阐述分析。
标签: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现状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缺少创新意识,对数学材料的理解不深刻,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这与现今社会对小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要求截然不同。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思维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这对于小学生今后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工作,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小学生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①16减去10等于几?②16减去10还剩多少?③16与10的差是多少?④10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多多少?⑥10比16少多少?⑦16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加上什么数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只零件任务,甲和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f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③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作为教师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