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管理》(开卷)
一、填空题1、学前教育管理具有保教结合、非学校化和非学科化管理的特点。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包括学前教育行政体制与园所管理体制两个部分。3、园所行政管理具体指管理者在园所组织机构中,对园所的财物、制度、人事和组织运行等一般行政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4、管理效率是衡量实现管理功能的“经济性”程度的指标。5、建立管理系统主要是以建立完备的组织系统和建立完备的条例系统为基本内容。6、园所的人力组合,既要考虑管理者的管理意志与工作要求,又要考虑组合对象的主题意愿。7、园所精神环境的管理,主要是管理者对园所的精神氛围、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构建以及协调的活动过程。8、园所安全管理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是,管理者应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9、有效授权的原则包括目标授权、统一指挥、职能界限和权责对等原则。10、在园所决策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以个人决策为基础,组织决策为核心。以1、学前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管理的非学科化管理的特点。2、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决定了现在学前教育管理的社会化与合作化的特征。3、管理职能的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管理学家法约尔提出的。他认为,在管理体系中,包含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种管理职能。4、阶段决策的针对性比较强,可控因素多,决策内容比较具体,决策效果容易显现。5、所谓“无差别圈”,就是缩小领导者命令与下级接受之间领导者的命令为下级所接受。6、管理活动的一个周期包括计划、实行、检查、总结发挥管理者的管理潜能,充分发挥组织的管理功能。。8、柔性管理是组织文化的主要形式。。7、分层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缩小管理者尤其是最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充分存在的距离,使
9、园所管理目标是指园所组织系统所要达到的一种期望状态,它包括所必须完成的使命、达到的目的、实现的任务等。10、现代的保育观念认为,在保育过程中,不仅要使儿童受到良好的照顾和养护,同时还应该受到有关保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1、有效信息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事实性、滞后性和选择性3、所谓事实前提,就是指决策行动的事实条件和环境。2、从决策的形式来划分,决策可以分为阶段决策与过程决策。条件。4、园所的保育管理常常被贬低为“后勤管理”和“二线管理”。5、管理者在作决策时,必须处理好价值决策和事实决策的关系。6、管理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