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把兔调多,同时把鸡调少。师:每调一次腿的条数会怎么变化?生:腿的总条数会增加2条。师:谁调的比她还快,一下就找到答案了。生2:一开始我乱猜鸡有25只,兔有10只,算出来后是90条腿,发现比94少了4条,我就开始直接增加了两只兔同时减少了两只鸡。正好是94。师:这位同学先猜鸡25只,兔10只,当他发现算出的腿的条数比94少了4之后,马上就把兔的只数增加了2只,同时把鸡的只数
f减少了两只。真是太聪明了!掌声送给他。3小结:根据鸡和兔的总只数,列举出一些可能,然后题目的条件进行适当地调整,总能找到一种情况符合题目要求。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枚举法。【评析:借助表格放手让学生利用猜测验证调整的策略独立解决问题,在并报交流环节,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当算出的腿的条数比实际多(少)了,怎么调?二是每减少一只兔同时增加一只鸡,腿的条数怎么变化?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掌握了调整技巧,锻炼了思维能力。】(二)假设法。师:老师还一个非常有趣的解法,您想不想知道?生:想。师:鸡和兔一共多少只?共有多少条腿?生:一共有35只,94条腿。师:现在我一声号令,让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每只兔子都两只脚着地)!会是什么情况?生1:每只兔子会减少两条腿。生2:兔子和鸡都一样了,都只有2条腿了。师: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两只脚着地的话,我们再数一数一共会有多少条腿?生:70条师:这70条腿再和实际的94条比一比的话少了多少条?
f生:24条。师:为什么会少这24条腿?是谁的?生:兔子的。师:这是兔子的什么腿。生:前腿。师:这些腿到哪儿去了?生:抬起来了。师:24只脚是多少只兔子前腿?生:12只。师:您怎么算的?生:24÷2师:刚才的过程您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如果综合算式列不了,可以分步计算,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各是怎样算的啊?(学生列式)生:35×2=70(条)94-70=24(条)24÷2=12(只)35-12=23(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师:刚才让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也就相当于把所有的只数都看成了什么?如果把所有的只数都看成兔呢?会是什么情况啊?生:腿的条数就会比实际多。因为每只鸡就会加上两条腿。
f师:大家能不能用算式表示出这个过程呢?(学生思考并列式)展示:35×4=140140-94=4646÷2=2335-23=12师:为什么会有这个46?生:就是鸡多出来的腿。师:每只鸡多算了几条腿?多少只鸡会多算出46条呢?生:把所有的都看成兔,每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