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少的“问题儿童”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亲情的冷漠,爱心的缺乏,从而养成了他们不符合社会行为规则的习惯。因此,幼儿园必须针对各种各样的认识,帮助家长
f分析幼儿忽视长辈的辛苦、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等表现的原因,及会对幼儿今后社会性人格发展出现的危害等,促使家长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一些育儿的方法。如:如何在家庭中营造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如何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如何强化幼儿的爱心行为等,使家长逐步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更有力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促进家园之间、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组织“我的教育经验、夸夸我的好宝贝”等活动,大家分享着培养孩子的经验与收获。使家长了解到用正确方法适时地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巩固与内化。3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地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
f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