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非元素及其化合物
例题解析
例1下列的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制Al2S3B将硫粉与铝粉共热制Al2S3C用铝粉和软锰矿含M
O2可制得锰D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可制得Mg3N2【解析】本题以制备物质的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运用能力。
A此法不可。AlCl3溶液显酸性,Na2S溶液显碱性,两者混合立即发生反应:2Al3+3S2
-6H2O
2AlOH3↓3H2S↑,得不到Al2S3;也可理解为Al2S3溶于水会发生强烈水解,
致使水解反应变为不可逆,生成AlOH3↓和H2S↑:Al2S36H2O
2AlOH3↓3H2S↑。
B正确。在没有水的条件下,Al和S共热可生成Al2S3:2Al3S
Al2S3,此称为
干法生成Al2S3。
C正确。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
O2,将M
O2与Al粉混合,即为铝热剂,高温时发生
铝热反应:4Al3M
O2
2Al2O33M

D此法不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虽然氮气的含量比氧气多,但氧气比氮
气的性质活泼得多,因此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MgO,只能生成极少量的Mg3N2,所以不能用来制备Mg3N2。
答案:B、C。
例2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无素组成,甲、乙是两
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解析】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推理能力的综合检验。题目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层次由低到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具体运用等能力,第3问又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f1根据框图所示,单质甲单质乙化合物A,所以A中一定含乙元素;甲
BAC,由于甲、乙为两不同种元素的单质,所以A中含有的乙元素一定来自于B。
2由于A、B中都含有乙元素,AB乙C,乙为单质。说明A、B中乙元素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生成零价乙元素。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归中原理,可知乙元素在A、B介于0价两端,即为正价和负价。而只有非金属元素才可能表现正价和负价。所以乙为非金属元素。
3在中学化学中,显正、负价的非金属元素有Cl、S、N、C、H。在此范围中依题进行筛选。S和N2均合适。本题可排出下列关系:
【答案】1A、B
2非金属,因为AB乙C,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