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
所以乙是非金属。
3S,H2S或N2,NH3。例3含有农药、染料、酚、氰化物,以及有色、有臭味的废水,常用化学氧化法进行处
理。所用的氧化剂有氯类如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和氧类如空气、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一个典型实例是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有剧毒的氰化物含CN离子的废水。在碱性条件下pH为85~11,氯气可将氰化物中CN氧化为比它毒性小1000倍的氰酸盐含CNO。
1写出含CN废水中用氯气氧化,生成氰酸盐的离子方程式。2若在含CNO的废水中再通入氯气可使CNO转化为无毒的气体等,写出这个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3在用液氯不便的地区,可用漂白粉处理含CN的废水,若将其氧化为CNO,其离
子方程式为。
解析阅读后找出有用的信息:“氧化CN为CNO”,再将“CNO氧化为无毒气体”。据
此推论CNO中元素应转化为N2与CO2方可无毒。再抓住信息中给出的“碱性环境”,pH为
85~11为弱碱性,有逸出CO2的可能。
答案:1CN2OHCl2
CNO2ClH2O
22CNO4OH3Cl2
2CO2↑N2↑6Cl2H2O
3CNClO
CNOCl
例4从酸式滴定管中准确放出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
f用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的有关数据如下:
NaOH溶液起始读数mL
NaOH溶液终点读数
mL
第一次
020
1870
第二次
030
1800
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3如果标准NaOH溶液因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少量的Na2CO3,则对测定的盐酸浓
度结果是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解析滴定后,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常用C表示,应取两次滴定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对待测溶液两次移取体积不同进行滴定。
第一次:CHCl=020×18502500molL=015molL
第二次:CHCl=020×17702500molL=014molL
两次物质的量浓度的平均值精确到001为015molL。本题还考查到终点判断的标志,
由于指示剂的不同,终点判断的标志也不同。常见的几种情况列表如下:
中和滴定
指示剂
终点标志
HCl滴定
酚酞
红色刚好变无色,再滴一滴NaOH溶液变红
NaOHNaOH滴定
酚酞
无色刚好变红色,半分内不褪色
HCl
HCl滴定
甲基
黄色刚好变橙色
NaOH
橙
讨论NaOH变质对测定的影响,易受化学方程式的影响,造成错误判断。分析时应抓住
Na2CO3是NaOH转变而来的,转化关系是2NaOH~Na2CO3,2NaOH~2HCl,Na2CO3~2HCl,可见,滴定用的NaOH溶液变质产生Na2CO3,滴定时,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