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政治理论》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总的原则,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精神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第二性的。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它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形而上学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法。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⑴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⑵运动、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⑶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⑷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否认事物的矛盾的对立。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依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二是体现中国特色,即中国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特色和国情,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现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层次,既有现代化的,又有原始的、落后的等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第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指导中国人民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碰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矛盾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