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乐观预期强化投资者信心,使得资产价格不断攀升。日本人多地少,土地紧缺,产生“土地神话”;股票市场规模不大,流通股较少,形成“股价神话”,在升值预期的诱惑下,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随着股市投机气氛盛行,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也诱使更多的投机者,甚至包括对股票一窍不通的老年人和学生也加入股票买卖的队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体现在:
sevralgoup
mbthwi±cyxfzP23dqFG
f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发展空间很小。而中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二是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金融自由化,日元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而中国金融管制较严,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股市、房地产受限;人民币汇率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国际化程度较低,影响力也较小。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也远远小于当年日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从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到20,而“广场协议”之后的三、四年中,日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了70。
三是政府应对泡沫的态度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完成了追赶任务,经济进入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从政治家到普通国民都对泡沫的警惕与认识不足;泡沫膨胀后,日本政府采取了“硬着陆”措施,导致泡沫迅速破灭。中国政府对泡沫的危害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多次重申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频频出台政策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都非常稳健。
四是未来经济走势不同。目前中国只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现象,资产价格高涨属增长性泡沫、结构性泡沫,与日本过剩性的泡沫经济不同。中国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调整空间,即便出现泡沫经济,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只要政策不出现重大失误,市场陷入低迷的时间不会太长。而日本当年内部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不大,决定了其在遭受泡沫经济破灭的打击以后进入经济衰退。因此,我国资产价格泡沫问题不容忽视,但是步日本当年后尘的概率较低。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国土部3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京沪深等六大城市住宅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泡沫,2008年以后,泡沫全面蔓延至所有重点监控城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