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析工笔人物画用的用线有粗细、轻重、浓淡、疾样?《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怎样处理背景的?
六)评价总缓之分充分显中国画的气韵,用笔设色方面华丽而又层次7、课后收集工笔人物画的作品,用学到的知

井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识去分析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1、为课堂的互动准备。2、活跃课堂气氛。3、提升同学们学习的兴趣。4、巩固、加深本课的重点。5、学会简单的鉴赏与分析工笔人物画作品。6、增强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第三章.中国画第一节工笔人物画一、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墨、国画颜料等二、中国画的分类:1人物、山水、花鸟2工笔、写意三、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四、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汉、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作品欣赏:《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评价标准:1、优秀:能基本了解工笔画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的特点,能熟悉工笔人物画的审美标准,积极互动的,对中国画的深刻理解且产生民族自豪感的。2、良好:本节课学习得很愉快,能基本了解工笔画主要的特点,能积极回答问题的。3、及格:老师讲的内容基本理解,懂得基本鉴赏知识的。4、不及格:课前不预习,不找资料的,一问三不知的。教学反思
f1、本课是中国画欣赏的第一节,是中国画鉴赏的入门课程。起着学习的引导作用,与接下来的内容写意人物画,工笔、写意花鸟、山水等作品的鉴赏做了伏笔。2、由于时间比较紧,内容较多,互动交流和分析时间太长,课堂气氛是热烈,但教学手段还是太单一,好作品没能详细的展示给学生看。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课,我肯定要选在多媒体教室上,在网上搜集更多的资料,提前做好课件。我会重点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加深理解。
第3课
陈列性雕塑
教材分析
1.了解陈列性雕塑的基本特点。2.提高对陈列性雕塑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都普遍喜爱雕塑作品。2、通过前面的两节雕塑课(雕塑的沿革、纪念性雕塑),学生也基本知道雕塑的一般创作特点。
3、学生的认知障碍点:陈列性雕塑的功能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对陈列性雕塑的理解和欣赏能力。2、利用学生的互动环节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简明介绍陈列性雕塑的存在意义和基本功能。2、通过比较说明雕塑艺术的形式和思想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