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也是高校和辅导员必须要切实解决的一些问题。在当前的就业情势下,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会出现自卑自负、盲目从众、焦虑恐慌的心理,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必须给予同学以足够的就业支持,而院系和辅导员也有加强就业指导的义务,大学生职业规划课也必须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阵地,另外,大学生自己学会进行心理调适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业心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7007702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高校重点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随着就业情势的愈发不乐观,大学生在毕业时就业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有调查显示,本科院校中近60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不满意,而20的大学生认为长期的教育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情况有着美好的期待,但是在实际进行职业选择和发展中他们的想法都破灭了,这对于他们是很大的打击。大学生在就业时迫切需要进行求职心理的咨询,这已经不是容争辩的事实。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一)无法摆正就业心态造成自卑自负心理
f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很少接触社会,因此对于社会和就业完全不了解,造成了他们无法摆正就业心态。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一般对于第一份工作期望很高,希望既要满足自己生活上的需要,又要满足自己心理上体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希望工作太累,这些学生十分容易在求职时产生自负的心理,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又是城市孩子,有一定的优越感,非好工作不找;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普遍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希望尽快找到不错的工作缓解父母的压力,因此对于行业的前景希望比较高,而在现在大学毕业生众多,就业情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他们的诉求很少能够得到满足,在多方投递简历的不到回音、面试屡次失败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陷入对于家庭、自我和社会的愤懑中。
(二)对就业感到迷茫导致从众和盲目心理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工作和就业完全没有概念,因而容易陷入迷茫和盲目的状态。这些学生通常独立性不是很强,缺乏实践经验,对于自己适合什么样工作或者准备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工作前景如何没有概念,也缺乏事业心和职业目标,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就是就业迷茫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学生比较急于求成,在求职中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盲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