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行政法规③有权解释④习惯法⑤判例法⑥法理⑦学说《民法的本质》1民法为市民社会的法,公法为国家政治的法2市民社会的主角,亦不限于个人与企业,举凡环境保护组织、人群保护组织、动物保护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皆为重要力量3市民社会的重大意义之一,即是限定国家权力的界限,维护私人的权利与自由4保障一个自生自发的秩序,一个自主自在的空间,乃民法之宗旨
f5公法:凡规定国家或公共团体为其双方或一方主体者之法律关系,而以权力服从关系为基础者为公法
规定国家之事者为公法,规定私人利益者为私法规定权力者及服从者之意思为公法,规定对等者之意思的为私法公法主体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国家授予公权者,私法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公法优位与私法优位6在私法活动领域,实行私法自治原则或称意思自治原则,即由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原则上不作干预,只在发生纠纷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才由司法机关出面进行裁决7行为规范:法律主体从事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裁判规范:法院裁判案件所应遵循的规则(各种诉讼法)民法兼具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双重属性8实体法:规定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或具体事项的法律是实体法程序法:规定实体法如何运用和如何施行的程序手续的法律是程序法9在法理学上,实体法常与程序法相对称,但在实务上则程序法先于实体法而适用10民法的功能:①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提供行为规范②为人权提供基础性保障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的调节器④促进民主政治民事生活领域实行私法自治原则,有利于抑制行政机关的膨胀和限制行政权力滥用
f⑤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通过对财产关系的民法调整,建立和维护竞争、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通过对身份关系的民法调整,建立和维护和睦、健康、亲情的婚姻家庭生活秩序民法的基本原理11国家拥有权力,且公法上的行为后果一般非由决定者自负,而由人民承担,因此法律严格限制其决定自由,权力的行使须陈述理由,合法与否须受法院审查12意思自治(私法自治)的体现所有权自由合同自由婚姻自由与收养自由遗嘱自由营业自由13限制私法自治原则之滥用: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者无效,法律行为有悖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无效《民法的本位》义务本位1义务本位:不论在经济政治或社会方面,均以家族为单位,个人不具有独立地位,从而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