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践活动中,应重视学生探索实践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评价不能单纯只看实践之后的结果,而更应关注实践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立足教育的发展趋势,承认现实教育条件的限制,正视终结性评价的不可避免性。
1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促发一种开放式、多主体的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仅仅就是“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学生”吗?根据已有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老师策划的“多元化评价”并不买账。我们觉得“多元化评价”的范围还可以往其它的层次拓展,“多元化评价”的涵义不只是形式。
2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根据已有的调查,我们把常见的评价方式归纳为:“语言激励型”、“肢体赏识型”、“精神鼓舞型”、“物质奖励型”等。如:老师用手抚摸孩子的头,“你终于敢大胆的表现你自己了。”等。
这些方面的评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鼓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值得研究。但高效的评价应该是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
知识的获得,是学生最引以为傲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人的认同也需要自我的认同。更需要听自己说“你真棒”。因此,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他感觉到自己学得很好,也非常重要。
在这种有效的评价过程中,通过何种方式促成学生数感、估算、口算、解决问题、创造意识等能力的发展是我们重点要研究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在数学实践活动课完成后充分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有时比直接的评价效果更好。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的有关文献。
2实践教学法: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进行实践,创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班”。
3理论分析法:以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从整体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有效评价。
四、思考与问题的探讨
我们的研究还处于学校小范围的探索阶段,将碰到的问题也较多。在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的实践活动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7):1112
2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21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