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控制点体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英文全称是HazardA
alysisCriticalCo
trolPoi
t,也就是食品行业中为人熟知的HACCP体系。这个体系最早是美国在航天食品的生产中应用的。因为航天食品需要非常高的合格率,要检验生产的航天食品是否达标,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成品试验进行验证。然而人们发现,仅仅通过传统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成品检验的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对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航天局和美国陆军研究所组织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成功开发出了HACCP体系。HACCP体系强调危害分析和过程控制。主张在良好的食品操作规程下,通过危害分析得出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的临界值,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控制点临界值的监控来预防造成食品不安全的事件的发生,以此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的安全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从80年代后期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荐HACCP体系,至今不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HACCP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在美国,FDA鼓励并最终要求所有食品工厂都实行HACCP体系。在欧洲,有关食品卫生的欧共体理事会指令9343EEC要求食品工厂建立HACCP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另一方面,加拿大、泰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丹麦、巴西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强制性推行采用HACCP体系。开展HACCP体系的领域涵盖了从食品到动物饲料的各个领域。一个研发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全球推广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构架中,经过前后两部《食品安全法》,还仅仅是停留在推荐的层次。从09年第一版《食品安全法》诞生,到2015年号称史上最严厉《食品安全法》出台,我国食品监管对于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是停步不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不仅落后于美国欧盟等发
AAAAAA
f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达国家,就连泰国、越南等国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在食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如此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到预防为主、风险防范?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的实现,需要的是从法律到规范甚至到标准一系列的支撑与构建,同样也需要从监管机构体制到监管人员素质全方位的提升与保障。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依旧存在的问题仍需我们想办法解决。如何弥补由于法律规定的空白甚至落后造成的监管缺失,将是决定食品安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