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杜牧的《山行》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杜牧深秋季节乘车登岳麓山时为满山的红叶所写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特别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富含哲理充满生机,成为了千古佳句,为世人传诵。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本首诗的生字以及易错字。
2、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背诵并能准确默写本诗。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七、设计理念:唐诗博大精深,他以其简洁富含韵味的诗句传达诗人内心简单或复杂的思想感情,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鉴赏基础,配以图画和教师的指导启发,应该较容易体会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感情。这是一首明丽轻快的写景诗,诗人杜牧观景而突发感慨,一反悲秋的惆怅,用明亮的色调描绘了一幅深秋图,赞美了美丽如春的秋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八、教学过程:1、导入(谈话导入)诗歌是对任何有形和无形事物的高度概括,可以对人内心所感所想的抒发,可以是对动植物描写,甚至时间跨度很长的四季都可以用短短的五言绝句来概括,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歌就是四季中的一首。它叫……(师生一起书写课题)。2、“山行”是什么意思?在山间行走。(展示课件)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位悠闲地诗人坐在一辆
f马车内,在一条山间小路上缓缓前行,远处山顶云雾缭绕,近处是红似火的枫叶,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了,不禁停了下来作诗一首来表达内心的感受。3、谁来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先生,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合成为“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有《樊川文集》留于世。4、初读课文。(1)师范读。(2)生读,教师指导读音。5、精读诗歌,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小组交流统计难点。(1)这首诗歌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深秋季节的景色,从寒山、枫林晚、霜叶可以看出。
(2)课件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上都有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远上”向远处延伸。“寒山”指深秋季节的山。“斜”说明道路弯弯曲曲。
②“白云生出”指白云出生的地方,白云会出生吗?当然不会,在这里指白云漂浮的地方。“有人家”(看图),山上人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