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选(5个)
1903年桑代克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P8第一章)学习迁移的类型:按迁移性质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方向分为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根据迁移先后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3、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在1901年进行了一系列知觉训练迁移的实验,其中“形状知觉”实验是相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P89第五章)
贾德的概括原理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
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对共同经验的概括,只有通过概括,学习者才能获得一般原理。此学说的证据为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著名的击水下耙实验。(P90第五章)5、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一个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也称操作性知识。PS:程序性知识的表现形式是产生式。6、变式是以不同的直观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P199第十章)7、记忆的三个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5秒到2分钟,包括直接记忆、工作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P201第十章)
自我:生理自我、精神自我与社会自我;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
二、填空(5个5分)认知学派的皮亚杰以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17、18岁)。(P19第二章)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即个体头
1
f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于改变的过程。近代的社会学习理论,则注重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还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潜力的自我实现的过程。(P43第三章)3、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其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分化与刺激泛化。桑代克的连结理论,提出联结的建立是一个盲目长时并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简称尝试错误或试误过程,学习的三条主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P47第三章)4、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5、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积极强化,也称阳性强化或正强化。(P48第三章)6、认知派的学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