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含义(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就是教育2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2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4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起源(选择)(一)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2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没有意识到人是有意识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3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4交往起源论:叶澜,教育起源于人的交往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2古代教育:a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b古希腊斯巴达教育: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
雅典教育:使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成为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c古印度:宗教教育d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f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