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活动。这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第四,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基于现代教学的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强调教学是学习、理解、选择、接受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过程,而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在信息时代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知识的主要代表或主要载体,而应该更关注让学生向书本学习,通过媒体与网络来学习,并通过学习文字文本的课程来联系生活、学习生活、了解生活;强调认识过程、学习过程首先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行为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
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
那么怎样才能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呢?一般地讲,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但这些毕竟是理想性的标准与要求,教师要在一堂课达到每一点,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些恰恰是支撑一堂好课的要素,只是不必刻意求全。一堂好课只要能凸显出一点或若干点特征,就可以了。
2.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需凸显的选备特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必然随着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而发生相应改变,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必为刻意迎合某些规定而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还是要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新课程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与潜能,提倡教学行为富有个性和特色。简单地说,“学生喜欢、质量不错”的课就是好课。至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板书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不应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数,而是好用、实用、有新意。当然,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堂好课往往是在大体上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