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观察顺序。)8指名朗读第5句。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9议论引导。
(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大桥雄伟。)扁舟:小船。时起时伏:一会儿升起来,一会儿落下去。侧耳倾听:形容集中注意力听的样子。呼啸而过:本课指火车发出长而高的声音迅速通过。10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在桥上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南京长江大桥既雄伟又壮观。2学习第3自然段。
f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我”的感受)2议与导。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通途:畅通无阻的大道。引导的重点:“我们”指谁?水势浩大的长江自古被称作天堑,结果被我们征服,变天堑为通途,说明了什么?(“我们”指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说明“我们”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看了南京长江大桥后的感受,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感到高兴和自豪。三、精读课文。1默读全文,回想各自然段大意。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写了“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答,但务必真实。)
第三课时教学步骤:
f一、熟读课文。思考:以一个自然段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怎样把句子连接起来的。
在议论中引导学生认识: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写的顺序就是观察事物的顺序。如:第1自然段的第3至7句,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第2自然段的前4句,是由近及远的顺序。二、指导写字。
可重点指导“卧、塑、阅、滔”等字。注意是先分析字形结构,再指导难写或易错部件的写法。
三、读写词语。《思考练习》第5题。◆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