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戴望舒对中国新诗的独特贡献
浙江省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张向光
摘要:本文主要来探讨现代诗人戴望舒对中国新诗发展重要而独特的贡献,认为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家,是和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艾青并驾齐驱的大诗人。全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详加论述:一、朦胧美与“狂叫”诗风。二、散文美与音乐美。三、熔中西诗韵于一炉。关键词:戴望舒中国新诗独特贡献戴望舒(19051950)是三十年代出现于中国诗坛上的重要诗歌流派“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刘心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话》云:“戴望舒是《现代》的主要诗人,他的诗,很快地风靡了全国。”五十年代艾青在《望舒的诗》中说:“望舒是一个具有丰富才能的诗人。”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戴望舒及其诗歌的评价更为具体:“在中国新诗史上,崛起于三十年代的戴望舒,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诗的残芬,不但领航当时象征派的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然而,像这样一位极具开拓性并在三十年代曾经产生广泛影响的著名诗人,在解放后所编的种种〈〈中国文学家词典〉〉〈〈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简明文学词典〉〉等辞书中都不载其名。八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虽然开始提到戴望舒的诗,有的文学史还有专节论述,但它们大多认为戴望舒的诗内容上“多是一些低沉酸辛的回忆,对生活的寂寞和厌倦,感伤气息浓重”,“表现的也都是他个人的生活,与当时的时代、社会和人民都相去太远,对当时追求革命和光明的进步青年是没有什么帮助和益处”,艺术上要么不涉及,涉及则往往轻描淡写,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啦,朦胧美啦,散文美啦。这种种论断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戴望舒的诗歌对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而独特的贡献。我认为,评价一位诗人及其作品,不能仅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作品的社会意义,不能以作品的社会意义作为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来衡量诗歌的价值,来确立某位诗人在文学史的地位。研究诗歌必须回到诗歌本体上来,诗必须是诗,即诗必须具备诗质、具有诗味,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来谈论诗的社会意义,诗的艺术价值。综观中外诗歌史上对诗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大致有这么三类诗人:第一类诗人既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社会内容、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意义,同时又以自己的天才丰富了诗歌表现手法,开创了润泽后代的一代诗风,中国有屈原、李白、杜甫,西方有但丁、普希金、歌德;第二类诗人在艺术上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