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
2010年1月,我申报的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幸被立项为“10年区级个人课题”。近一年来的课题研究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自己争取一个平台,等于为自己争取一个发展契机。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据此有人提出,现行的班级上课制应该彻底打破,代之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的个别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甚至有人乐观地设想,不久的将来实行电脑家校联网,学生就可以在家里完成中小学的全部学业。诚然,多媒体现代教学系统的建立可以为解决这一难题展示出极好的前景,我国个别有远见又有条件的学校已开始着手对此进行有益的开创性研究和实践。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小学教育条件而言,大部分学校达到这一目标,为期还相当遥远。况且学生离开了充满着人际互动、情感交流的班级后,身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待于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我们现在还必须认真面对开头所提出的那个难点。在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在区科研室祝老师、陈老师的指导下,对分层教学的策略做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在学生分层上,提出三条标准;在教学目标上,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体出六条分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安排上,提出五条教学内容与安排的意见;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提出了全班、小组、个别教学三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程序上,提出了六个分层递进教学环节;在分层施教上,提出了八项教学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学生分层的三条标准为了使教学适应全班不同学生个别差异,有利于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的教学信息量,并使后续的教学活动更具有层次性、针对性、有效性,需要按照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情况,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怎样将学生分层?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状态,依据学业成绩,课堂上注意、反应、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如下:1低层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有障碍,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懒于发言,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习惯差,缺少家庭辅导条件。2中层学生学习有一定基础,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尚能注意听讲,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完成作业,有一定学习欲望与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主动性。3高层学生学习基础好,上课专心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