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13章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1城市社区的分类与基本特征(1)传统社区:以城市旧城区的老街坊为主,多具有较长历史,其中很多居民在城市居住了数十年,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2)公房社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统一规划建设的社区类型,居民多以单位住房分配的形式获得住房使用权。(3)商品房社区:改革开放以后,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题形成的社区,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可以个人直接购买也可以单位购买后分给个人。(4)边缘社区:属于由农村向城市演替的社区,是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混乱的社区。
2社区规划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规划的实施,改善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物质和文化生活环境,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及增进社区成员互动,从而促进社区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原则:a可操作性和持续滚动原则b以人为本原则c地域性原则d规模效益原则e系统性原则
第12章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
1社会人口分析(1)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而言,未来社会人口规模可能出现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用地和各类设施的供给规模。常用方法包括时间预测法、因果预测法和定性预测法等(2)人口结构:社会人口在年龄、性别、就业和家庭等方面构成的不同,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对城市公共资源需求的差异,因此需要在规划中对以上特点进行分析(3)人口流动:随之我国户籍制度的放开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内部人口迁移现象的加速,既折射出城市资源和机会的空间分布差异对于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机制,又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现象,并给当地的服务共享、子女就学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4)人口行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等行为模式的转变,也会影响到城市不同类型用地的配置比例,以及各类服务设施的供给
2城市社会空间规划的目标(1)保障社会公平,关注面向弱势群体的资源供给和能力提升(2)促进社会融洽,避免社会空间的过渡分异与隔离(3)提高生活质量,为所有社会群体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的城市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
3城市社会结构分析根据人们社会属性的不同,城市社会结构分析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f(1)性别结构: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男(女)性别构成男(女)性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2)年龄结构:包括老年人口比重、人口年龄中位数、人口抚养比这些常用指标,不仅可以作为预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