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而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大量的逻辑思维活动中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推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案例3:教师在上课时经常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f教学时,老师不急于向学生讲授新知识,而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然后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答案,再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猜想的机会,也使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了发挥的空间,从而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是一个集体成员情感走向的引导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能力和培养情境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有效的情景,采用各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教学中不断出示层层推进的问题;练习中,层次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克服思维障碍的情境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自始至终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案例4:一个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解例题,茵茵的绿草地上,一只美丽的乌鸦,看到一个铁皮储水桶里有水。她口渴极了,正想美美地喝上几口,可是她发现桶里的水并不多,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够不着水喝。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一个底半径2厘米,高16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面只存有10厘米深的水。可乌鸦刚好16厘米高一点,她的头刚刚够得着水桶边。只见她伸长了脖子,把那长长的嘴巴使劲往桶里伸,可她的长嘴巴才4厘米长,要想能喝到水,还差161042(厘米)。这可难坏了小乌鸦。不过这只乌鸦可不是《狐狸和乌鸦》中的那只笨乌鸦,如果她的嘴里叼着肉,她绝不会被狐狸三句好听话一哄,就放声歌唱,把肉轻易丢掉,让狐狸捡个便宜。这只乌鸦不仅有一身乌黑油亮的漂亮羽毛,还聪明无比。她想:“我可不能就这样眼巴巴看着有水却喝不到嘴里。”她想啊想啊,忽然,她看见旁边有24块半径1厘米、高05厘米的圆柱形石块。灵机一动,就把这些石块一古脑全部投放到水里,只见水徐徐上升。同学们,现在这只乌鸦能喝到水吗?让我们来帮她算一算。其实,这只乌鸦能不能喝着水,关键就看水的高度能不能达到16412厘米。我们可以这样算:(1)圆柱形石块的总体积:314×12×05×243768(立方厘米)这些石块的总体积就是升高的水(圆柱形)的体积。(2)水面能升高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