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应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问题及解决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身存在着复杂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知识的时候很难发现隐含于教学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而没办法自然而然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其次由于现存的高考制度使得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好坏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只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仪器的配备、实验设施的完善教师也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依旧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我国在20XX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确定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强调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学生掌握生物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及一切教学资源中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时刻注意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并结合当前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需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念的培养。面对如何解决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的问题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和学者都曾有过自己的论述。其中法国教育家让雅克卢梭Jea
JacquesRousseau在他的教育着作《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NatureEducatio
的思想。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他主张在自然教育的青年期1520即高中阶段要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其作用是促使人的心中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他认为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以及坚强的意志。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启发并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试图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来解决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的问题。具体提出以下三种方法情感感染、哲理点拨和知识启发。二、用情感感染学生
f用情感感染学生就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将自己的情和他人的情相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卢梭自然教育中强调青年期要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他说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