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运用科学辩证的分析方法去剖析,去寻找更符合实际教育时效的答案。
f另一方面,要强化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这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上力求创新的最具建设性的工作,因为它实质上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对象之间的直接“对话”。面对与传统意义上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教育环境及学生自身表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如果我们固守于传统的训、管、教的德育模式,必然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说,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要把德育工作由浅层次治标向深层次治本转变,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以批评教育为主向以表扬鼓励为主转变。同时,要注意学习和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再一方面,要强化德育领域的拓宽与创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就校园文化活动而言,传统性的教育活动很多。诸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较大延伸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建设学生社团组织,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体育锻炼、影视观看、音乐欣赏、报刊阅览、读书学习、演讲朗诵、书画展览、知识竞赛等。然而,这其中许多活动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有些活动始终拘泥于在什么节日或什么特定的时间搞什么老一套的模式,这多多少少会让学生感觉到在校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摆在今天,我们要力求富有创意,更多地为学生创造“走出校门”的机会,深人社会,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这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要赋予廊亭台榭、花草树木、艺术雕塑、文化景点、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环境因素以新的教育内涵,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能够经常性地受到一种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第三,德育工作的内容创新是关键。科学地制定德育工作内容是做好新形势
f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由于教育对象与教育体制的不同,我们必然要对教育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创新。一方面,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确立德育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反映,研究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新情况、新特点,根据反映出来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立德育内容。结合这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