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所倡导的树立新型人才观,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灵活的脑袋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未来适应能力的优秀实践型专业人才。树立新型人才观,需要我们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不能以自身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要以学生能否成为未来有用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是树立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本身不但包含了德育工作的内容,而且从更高层次上讲,素质教育还体现了德育工作在学生全面教育中的核心位置和灵魂作用,赋予了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全新的内涵。学校德育应当通过各种渠道,
f既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教育,又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未来适应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心理素质,不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具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德育工作只有寓于素质教育之中,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教育效应。
三是树立开放教育观。当今信息时代,我们的学生接受的知识有时甚至于比我们教师来得多,来得快。学生接受的不同主体、不同传播途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快,多种生活方式、多元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学生们的思想也必将随之越来越活跃。这是我们想要“封死”所绝对不能做到的。因此,关起门来进行德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努力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其次,德育工作的手段创新是途径。传统的德育工作手段主要包括:健全组织、建立制度、加强政治课教学、强化学科教学渗透以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德育工作手段创新,并不排斥传统的德育工作手段,而是说为适应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的德育手段应当力求创新,它是最后实现德育任务的途径。
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管理的创新。日常教育管理是学校德育最具基础性的一项工作。教育大环境的变迁、新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教育对象所表现出的新的特点等,这一切在动态中变化着的因素,要求我们在完成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要重新审视过去所制订的各类规章制度,有些甚至于是我们多年来引以骄傲的一些成熟的条条款款,改进管理工作模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