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
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掌握未
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
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
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
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
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
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
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
赢效果。
f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
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
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
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
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
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
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
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
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
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
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
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
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
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
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
f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
革新及成果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