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典章制度体的先河,还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唐中前期及以前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共294卷,叙事上起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以述事论人为主,以事系年,详论得当。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代表性历史人物,以历代统治的盛衰得失为叙述中心,以供统治者借鉴。《资治通鉴》证明了史学对于政治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国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郑樵郑樵是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他读书治学兴趣广泛,通百家之学,同时还注意把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观点结合起来,他的著作很多,其中记载了三皇五帝时期上于隋朝历史的有本纪、谱、载记略、列传、世家等六部分组成的纪传体通史叫《通志》,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十二略是全书的精华。郑樵的主要史学思想有汇通思想,反对灾祥学说,反对任情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和实学的治史主张。他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多建树,他对金石文献和图谱文献给予充分重视,在文献注释方面也有不少独到见解。《通志》南宋著名学者郑樵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郑樵不应科举,刻苦研读40年,著成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即《通志》。《通志》全书200卷,分为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记载起自三皇五帝时期,止于隋,其中《二十略》是成就最为突出的。《通志》集中反映了郑樵以“会通”为主的史学思想,是典志体史书中的代表作之一,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李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李贽抨击程朱理学的虚伪和晚明政治的黑暗,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李贽反对等级限定、要求平等和发展个性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特征,这是对当时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的反映,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黄宗羲号梨州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浙东学派的开创者,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反映了他对于历史的批判性见解和进步的历史观,带有初期的民主思想色彩,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顾炎武顾炎武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他与王夫之、黄宗羲号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清朝初年曾参加武装抗清,失败后坚持不仕清朝,他的著作十分丰富,其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