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企业,折旧政策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期利润。4上市公司通过待摊费用的处理进行盈余管理待摊费用指的是企业已经支出但按权责发生制要求,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会计准则规定,这部分费用应被列为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利用这一资产,企业可以改变费用记入损益的时点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二)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1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资产重组涉及多方,包括企业的所有者、控制人与企业外部第三方经济主体。它指的是多方共同协商,对企业的资产所属状态进行调整与配置的过程,资产重组旨在优化资产结构与实现企业战略转移。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包括以下几种典型的类型:资产置换、股份转让、对外收购兼并、对外转让资产等。但资产重组并非均关乎企业战略,一些情况是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意在利用交易上的时间差,多记或
f少记利润。企业的资产重组可能隐含着相当大规模的盈余管理。
2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新评估进行盈余管理根据国家规定,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组、租赁、抵押与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的结果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因此,一些企业便在资产评估上做文章。比如,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企业将坏账、毁损存货等潜在亏损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进行盈余管理。现实中的很多情况,资产评估是包括资产评估机构在内的多方的利益集团协商的结果。(三)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因规模巨大、股权复杂,往往有着众多的关联方。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容易不公允从而导致结果不公。一方面,关联交易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保证执行以提高企业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交易的价格、方式呈现不公正情况,可能侵犯股东权益、侵害债权人利益。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对关联交易行为进行了各种限制,但是利用关联交易来调控利润,仍然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增加收入、消化费用。关联方之间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费用分摊标准。由于这一标准是企业内部资料,因此易于操作。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时候,母公司可能通过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或承担更多的上市公司费用的方式调高利润。2资产租赁。关联方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资产租赁,由于资产品类丰富,各类资产租赁的市场价格很难合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