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研究
本论文将利用企业契约论、利益相关者等经典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参照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并对比英美、日德以及东南亚公司治理制度;从内、外部两大角度与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两大方面来进行写作、分析与论述。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是符合法定上市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遵循所有权、监督权与执行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四大部分。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配合经济转型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我国上市公司也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1990年开始到1992年4月为探索阶段;1992年5月到1993年底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向规范化进程迈步阶段;1993年底到1997年十五大召开前是上市公司治理基本制度框架形成阶段;从1997年十五大召开至今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建设阶段。2001年9月11日,为了规范证券市场发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参照OECD公司治理原则,中国证监会制定并颁布了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上市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划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四个部分,其中只有社会公众股是可以上市流通的。长期以来,社会公众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仅占30%左右,其余70的股份目前无法上市流通的,尤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最为严重。经过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家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等已实现可流通,但目前绝大多数仍处于锁定期内,故现在仍旧无法在市场上流通转让。流通股所占比例多小将直接导致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以及二级市场的兼并和收购困难重重,严重的则自然引发内部人控制问
f题。“一股独大”意味着国有股权代表人缺位与委托代理人关系扭曲;在国有股占主导的情况下,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表现为弱产权控制、强行政控制,真正的所有者是全民,但是全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