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首先是理解意思,然后是在记忆中储存信息,最后则是用目的语将其表达出来。然而,口译过程中,记忆不可能以一个孤立的阶段而存在,而是贯穿口译的整个过程。无论是理解原语信息还是用目的语输出原语信息,记忆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研究口译记忆在口译教学中也是非常必要而有意义的。
口译主要依靠的是短时记忆,其信息保留时间短,容量小。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组块,信息保存的时间约为一分钟。在如此短暂的保留时间和有限的储存空间内,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似乎不可能记忆大量信息。然而,译员可以将零散的信息点(小意群)组织成较大的信息单元(大意群),从而扩大其信息容量。这说明短时记忆并不受信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单位数量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有意义的组块的数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组块是一种有效克服短时记忆局限性的方式。译员可以利用长时记忆储存的知识来组织短期记忆储存的信息,从而形成熟悉的较大的意义单位,也可以根据意义的层次将原语分为不同的组块,每个组块承载着从每个意义层次提取的关键字词,然后将原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贯穿于这些有意义的组块中,这样就可以明显提高记忆的效果。组块的另一个作用在于能够减少信息的流失。一个包含十几个信息项目的句子经过组块后很可能只包含几个有意义的信息单位,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短时记忆中信息点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了信息流失的概率。如果译员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单位具有意义,使用较少的符号承载较多的内容,那么就能减少记忆负担,扩大记忆容量,充分地储存和加工信息。
四、结语
虽然口译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短时记忆,但口译的整体记忆效果还依赖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相互作用。所以,译员在训练扩大短时记忆容量和延长信息保留时间技巧的同时,还应在平时了解、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促进长期记忆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供短时记忆需要的信息打好坚实的基础。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相互协调合作,加快信息检索、提取和加工的速度,逐步提高口译水平。海峡两岸口译大赛选手在主旨口译部分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口译中理解与记忆的重要性。在此,笔者希望借此文可以引起更多口译学习者对这两点的关注,并继续发现、讨论和研究有关主旨口译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SeleskovitchMLederer,PEDAGOGIERAISONNEEDEL’INTERPRETATION1989
2Gerver,David,Selectio
TestsforTrai
eeCo
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