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利用率、单个门店分拣时间与未来扩张能力等是评估一个物流中心流程运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海鼎公司与可的物流人员一起,通过现场数据采集与ARIS仿真,对上海可的物流中心的三个关键流程进行了仿真运行,包括两个拣货流程(即图中的A区与B区,它们是拆零拣货区)和一个整箱拣货流程(即图中的Z区,它是整箱拣货区)。通过在现场采集流程各环节时间数据和人员数量等原始数据,经过统计处理后,把这些数据输入ARIS流程模型中,然后进行ARIS仿真。仿真结束后,ARIS流程平台产生这些模型的各方面运行效率指标数据。从仿真结果来看,上海可的物流中心三个主要流程的各个评估因素的仿真结果数据如下图。
(一)流程作业速度ARIS仿真结果显示,整箱区流程作业速度为36秒钟,稍快于拆零区的41秒钟。这些流程作业速度符合上海可的物流中心制定的整箱拣货要稍快于拆零拣货的管理要求。
f(二)流程瓶颈从图中可以看出,B区第六拣货区段的流程瓶颈现象最明显。通过对实际作业流程的考察,发现这个区段的拣货员比其他区段的拣货员多负责一个拣货架,因此他的拣货速度比较慢,是整个流程结构中的一个瓶颈。为了保持整体流程顺利运行,建议与他相邻的B区第五拣货区段的拣货员,在第六区段任务繁忙时,作机动补位。
f(三)人员利用率从图中可以看出,集货复核员在分拣流程中的利用率为17,由于他们同时兼任装车交接工作,说明他们尚有83的工作时间用于装车交接工作。而AB区封箱员的利用率仅为41%,由于他们没有同时负责其他工作,因此,这个岗位的人员配置显然过多了,需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统一调整。
(四)单个门店分拣时间统计
f由于A、B与Z区流程并行运行,因此取三个流程中最大的单个门店分拣时间,作为物流中心整体的单个门店分拣时间。在这个案例中,单个门店拣货时间如图,为7分钟45秒。与上海可的老物流相比,减少了75%左右(原来的数据约为30分钟左右),说明新物流效率确实比老物流效率提高了很多。
(五)未来扩张能力随着上海可的门店数量的增长,配货门店数量也将会不断增长。可的物流中心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当遇到不同任务量时,作业安排会有什么变化呢?如加班时间如何安排?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如图所示,每天配货门店数量每增加44家,拣货员将需要增加半小时工作时间。根据可的物流实际可能的配货门店数量范围,通过ARIS仿真,分别预测了从750到920家配货门店的加班时间预测,如图所示。这些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