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2分)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
(5)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分)
2714分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f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五: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六: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材料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分)
(2)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8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材料三宇宙之问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