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01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
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所求于
天。”(《春秋繁露基义》)这一理论有利于
A.将自然之天发展为神灵之天
B.提升儒生的社会地位
C.利用宗教神学为统治服务
D.构建完整的天人之学
3.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
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
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
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4.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B.实用性不断增强D.逐渐走向繁复化
1
f5.“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
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
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6.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
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
蒙蔽。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
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这说明程朱理学
A.实行虚伪教条
B.强调知行合一
C.追求普遍真理
D.蔑视君主权威
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
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