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作业解答(一)
一、填空题
1.控制计算机
控制软件
硬件接口电路
2.民用机电一体化
办公机电一体化
产业机电一体化
3.质量目标管理
实行可行性设计
进行设计质量评审
4.定期预测
定量预测
5.精度
稳定性
快速响应性
6.前小后大
7.转子惯量
8.传动误差
回程误差
二、简答题
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测试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测试部分的作用是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
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变为可识别的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分析处理后产生控制
信息。
2.简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工程路线(主要步骤)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工程路线(主要步骤):拟定产品开发目标和技术规范;收集资
料,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和技术经济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的评审和评价;详
细设计;详细设计方案的评审和评价;试制样机;样机实验,测试;技术评价和审定;小批
量生产;试销;正常生产;销售。
3.为什么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传动部分减少,因而使机械磨损,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引
起的误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因
素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精度。
4.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系统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有系统的负载变化;传动系统的惯性;传动
系统的固有频率;传动系统中的摩擦和润滑。
5.转动惯量对传动系统有哪些影响?
在传动系统中,转动惯量增大使机械负载增加,功率消耗大;使系统相应速度变慢,
降低灵敏度;使系统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
f6.为减小机械系统的传动误差,可采用哪些结构措施?减小机械系统的传动误差可采用的结构措施有:适当提高零部件本身的精度;合理设计传动链,减小零部件制造、装配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采用消隙机构,以减小或消除回程误差。三、计算题1.图示丝杠螺母驱动系统,已知工作台的质量m200Kg,丝杠螺距t5mm丝杠长度
L08m中径为d30mm材料密度为78103Kgm3,齿轮齿数分别为z1=20,z2=45,
模数m=2mm,齿宽b=20mm。试求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等效惯量Je?解:(1)计算各传动件的转动惯量材料密度78103Kgm3,齿轮的计算直径按分度圆直径计算,丝杠的计算直径取中径。
由
J1md2d4l
8
32
工作台折算到丝J杠JJzs1z上2的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