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企业文化研究:制度与文化结合的典范许多到海尔参观的人反映:“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很多人甚至认为:“海尔让人参观的都是“公开部分”,还有许多管理的秘密是不公开的”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海尔成功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它不是靠一两个管理秘诀搞管理,而是靠“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构成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运行的具体模式是“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正是最后形成的。制度与机制,保证了员工对“理念与价值观”广泛接受并认同。笔者把这一运行模式称为“海尔管理三步曲”这一规律,在海尔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有体现,对海尔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深层次规律,更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总结。
一、海尔管理三步曲
“三步曲”现象在海尔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本文拟选择质量管理、市场创新、营销创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质量管理三步曲
第一步:提出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海尔在转产电冰箱时,面临的市场形式是严峻的:自己在规模、品牌都是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靠什么在市场上挣得一席之地?只能靠质量。于是,张瑞敏提出了自己的“质量理念”:
f“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对产品质量实行“零缺陷,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用户使用的“零、抱怨、零起诉”……
理念的提出是容易的,但是,让员工接受、认同,最后变成自己的理念,则是一个过程。一开始,许多职工并不能真正理解,更难自觉接受。所以,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投诉不断。1986年,有一次投产的1000台电冰箱,就检查出76台不合格。面对这些不合格品,许多人提出,便宜一点,卖给职工……张瑞敏强烈意识到,企业提出的质量理念,大部分员工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而理念问题解决不了,只靠事后检验,是不可能提高质量的。于是,张瑞敏果断迈出了
第二步:推出“砸冰箱”事件
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砸冰箱”事件,但是对“砸冰箱”之后发生的事,却知之甚少。当员工们含泪眼看着张瑞敏总裁亲自带头把有缺陷的76台电冰箱砸碎之后,内心受到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对“品牌”与“饭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但是,张瑞r